郭广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近几日局势更加动荡,首先,有报道称,北京SASAC要求企业判断与复星的合作风险,几天后,郭广昌更新了微博的消息,发布了一条正面微博,证实了此人在上海。,但是复星现在面临的危机越来越蔓延,似乎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平静。
危机的起点可能在2017年。当时原银监会要求银行检查很多企业的信用和风险分析,重点是万达、HNA、复星、浙江红黑军团。当时这四家机构出海激烈,银行敞口风险大。
“南美洲亚马逊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两周后就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在商界,重要事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发酵。
此后故事充满悲剧:HNA破产重整,创下国内最大破产重整案;万达陷入流动性危机,断臂迎来人生,却不再勇当首富。买下AC米兰俱乐部的红黑军团现在已经销声匿迹,背后的资本玩家李永红也消失了。
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复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似乎安然度过;谁知五年前的“风险提示”现在才开始出现。2022年以来,复星大幅减持各类上市公司,全面收缩战线,放弃各类投资项目。
郭广昌出身贫寒,掌舵复星,乘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他已经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投资型民营集团之一。30年来,其产业与投资同步,资产横跨海内外市场,一直被誉为“中国巴菲特”。
复星虽然自诩深耕产业,但除了少数几个行业,本质上更像是一家投资公司。
既然是私人投资公司,总是难逃“买中买”到“卖中卖”的宿命循环。
复星也不例外。
1、大量减持和呆账
这场危机始于穆迪的一份评级报告。
6月中旬,穆迪将多家中国公司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其中大部分是房地产公司,复星国际也在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负面观察清单并不是直接下调,还有缓冲的空间。
尽管复星随后赎回了今年到期的两只海外债券,并对穆迪的评级进行了澄清和反击,但仍无法挽回股价的跌幅。
保险公司的财务报告是所有企业中最难读的,复星国际为这种困难增加了另一个维度。旗下子公司数量众多,行业广泛,不仅有保险、资产管理,还有生物医药、消费、文化旅游、钢铁等。一般的理财专家很难解释清楚,普通投资者更是一头雾水。
复星的业务分为四大板块:健康、幸福、繁荣和智力创造。截至今年上半年,总资产近8500亿元,总负债高达6511.57亿元,资产负债率76.64%。整体规模巨大。
这也是为什么穆迪发布报告后,出现了“6000债顶复星”的讨论,使得其股价持续萎靡。
复星是一个巨型综合体,除了郭广昌本身,外人真的不容易理解。然而,目前复星在经济周期的低点陷入危机,但还没有到生死边缘:
首先,保险行业本身就是高负债业务,保险公司的“负债”包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履约义务的计提。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新华人寿的资产负债率均在90%上述。因此,保险公司的负债不能等同于其他企业的负债。
其次,复星国际6000多亿元的负债是合并负债,有些不需要其承担连带责任。
但是,复星不够安全。今年上半年,复星国际的短期贷款高达1236.92亿元,而账上的货币资金为1171.13亿元,无法覆盖短期贷款。此外还有应付账款和票据209.61亿元。
当然,复星有近400亿的短期资产可以变现,还有回旋的余地。但面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提前赔付才是上策。
据统计,今年以来,复星已出售资产近百亿,包括金辉酒业、海南矿业、中山公用、泰禾科技、三元股份、库特智能、ST广田、中粮工程,甚至其核心资产复星医药、复星旅游文化,甚至郭广昌青岛啤酒等。,这些都被大大减少或清除了。
砍掉边际投资无可厚非。减持金辉酒业可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而减持复星医药,清退青岛啤酒,则会表现出郭广昌的尴尬。
青岛啤酒是复星在食品饮料行业最大的投资,也是近年来最成功的投资郭广昌。很赚钱,也是它30年来一直依附于青岛啤酒的原因。但是感觉和现实不符。此时青岛啤酒的清仓,也可能是形势所迫。
或许只有一种可能,从逐步减持到全线缩水。复星已经嗅到了外界从未感知到的寒冬气息。
2、不像巴菲特,更像李嘉诚
虽然被称为“中国巴菲特”,但复星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却呈现出两个极端。
巴菲特成就投资传奇的关键在于拥有源源不断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保险浮动存款,这是伯克希尔公司的业务基石。
2021年,保险为伯克希尔提供了高达1470亿美元的浮动存款,而1970年为3900万美元。这些现金流成为伯克希尔投资的“弹药库”。
而中国对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限制很多,美国则宽松很多,伯克希尔旗下的几家保险公司都是全资的。所以国内虽然模仿者很多,但是很难出现巴菲特的奇迹。
而且复星的保险公司基本都在海外,国内外法律的限制和资金流动的高壁垒导致复星有“中国伯克希尔”的名号却没有伯克希尔。
长期以来,复星国际的盈利不是依靠保险,而是依靠资产管理业务。今年上半年,33%资产的资产管理业务为母公司带来了超过73%的净利润,而其收入占比不到9%。2021年和2020年,资产管理的利润最高。
上半年,复星国际归母净利润约27亿元,同比下降32.6%。除了资产管理利润双增长外,其他业务基本都受到股权价值缩水、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实郭广昌更像李嘉诚,复星的打法也有长期关系的影子,但投资能力、眼光、业绩都远远落后于后者。
李嘉诚堪称中国商界最精明的商人。他就像一只警觉而敏感的“候鸟”,满世界寻找投资洼地,通过低买高卖赚取暴利。
李嘉诚你手里拿着的基本都是垄断性的“管道型”业务,比如输配电、电信、燃气、零售、港口、基建。
相应的,复星是“产业+投资”双轮驱动,产业领域叫“深度产业运营”,包括生物医药领域的复星医药;豫园股份,愿以大消费为代表;复星旅保、南钢领衔的智能制造。
郭广昌宣称“复星的竞争力在于其全球视野和能力”,提出“中国力量嫁接全球资源”,希望“国内外百花齐放”。但是,放眼望去,复星收购太阳马戏团、英国旅游公司托马斯·库克、奥地利高端内衣品牌Wolfford、德国快时尚品牌TOM
TAILOR、希腊珠宝商Folli Follie等。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
4月,复星还出售了其唯一100%拥有的保险公司AmeriTrust(ATG),并以血还血7.4亿美元。虽然资产表面上升值了70%,但根据公告,这笔交易造成的损失估计约为7900万美元(5.41亿元人民币)。甚至被评为“复星史上最失败的保险投资”。
复星三十年,郭广昌除了“复旦五虎”的励志故事,其引以为傲的投资记录更多的是近年来的酒精投资。青岛啤酒浮盈1.5倍,利润近百亿。汇金酒业两年获得28亿营收。
当然,投资有赢有输是常事,巴菲特也有投资航空股惨败的经历。但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伯克希尔的价值投资和长和的垄断“通道业务”,复星一直缺乏理论严谨、效果令人满意的投资框架和理论。
3、债务驱动的低质量扩张
它最大的收入是健康和文化旅游,但它最大的利润贡献是资产管理和智力创造。财富管理、保险、钢铁这类周期性行业,显然难以支撑复星“为家庭消费赋能”的愿景。
30年间,复星从手握3.8万元风投,成长为拥有8500亿资产的行业巨头。其增长本质上是债务驱动,但其资产质量和价值创造能力与其声誉不符。
复星医药作为其核心资产,过去5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6.05%,而净利润仅为8.67%,贴现了利润的含金量。
过去十年,复星的盘子太大,胡椒面太散,以至于顺周期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到了逆周期的状态,危机就开始出现了。
表面上复星生态雨林欣欣向荣,实际上造血不足:复星国际近五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6.87%,毛利率稳定在34%。但是净利润却不如2016年。营收规模翻倍,净利润原地踏步。净利率从2017年的15%下降到2021年的6%,今年上半年只有3%,还不到中国国债的收益率。
而且复星的产业之间协同有限,内部很难互相赋能。复星国际毛利增长抵不过三费扩张,各种费用吞噬利润。
更能反映资产质量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和资本投资收益率(ROIC)都呈下降趋势。净资产收益率从5年前的13%下降到7.7%,资本回报率现在不到3%,上半年只有0.71%。这样的成就算不上优秀。
与之相对应的是,复星的总负债十年间增长了6倍,负债增速高于资产增速。但短期存贷比在下降,最新值低于1,偿债能力有待提高。
总的来说,复星国际多年来一直是靠负债积累推动规模增长,靠杠杆拉动体量。这种低质量的扩张,除了增肥,在管理层面几乎没有意义。
尤其是在难度更大的跨境M&A,由于调整和甄别能力的问题,除了几家保险公司,很多投资几乎不被看好,甚至成为复星的出血口。
其多元化扩张不仅未能在经济下行中表现出韧性,反而削弱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然而,复星的问题根源不是多元化,而是资产质量。
郭广昌生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热爱太极拳,太极拳讲究“虚中取实,动中求静,不以意发力,太极无穷”。哲学讲究逻辑和理性。他以两种思维探索商业变革,形成了独特的投资和决策风格。
他被中国商界寄予厚望,担负起向世界展示“修身齐家,齐家济世”的中国价值观和中国投资智慧的重任。是中国民营商人从“中国企业家”到“世界投资者”的先驱代表。
基于郭广昌,复星是国内少有的投资综合体,多年来经久不衰,跨界、跨行业、跨行业。
但是今天的郭广昌需要再次找到进退之间的新平衡。回国后,他不仅要处理眼前的麻烦,还要总结过去几年、几十年的得失。一个味道里,很难有人道。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vrvkongtiao.com/bizhong/10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