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重磅发布《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
报告显示,相信定投、接受产品风险与自身匹配、不频繁交易等,是新一届基民的特点。
基民不仅认可基金,而且投资基金理念更上台阶,投资行为更加科学,还呈现出不少有趣的特点。
对公募基金信赖度增强
调查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投资公募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为“从存款转入”、“新增收入”,分别有76.3%和74.5%的投资者符合此选项;“从银行理财产品转入”以及“从股票转入”为次选择,分别有37.6%、35.8%的投资者选择;另有15.7%和15.0%的投资者资金来源于“从债券转入”以及“其他”渠道;从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保险产品、信托产品、私募证券或私募股权基金等渠道转入的比例均不超过7%。
从公募基金投资品种来看,调查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被超过七成个人投资者(74.1%)选择,选择混合型基金的比例为54.8%。
认可封闭期基金和定投
在是否投资设定封闭期或最低持有期限的公募基金方面,53.8%的个人投资者表示有过投资,36.3%的个人投资者虽未投资,但表示“将来会考虑”,两者合计超过九成。
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对基金定投持肯定态度,认为基金定投“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是一种省心省力的投资方式”的被调查者占比为71.1%。且相比而言,女性投资者比男性持更加肯定的态度。
此外,个人投资者普遍接受并考虑产品风险与自身匹配,近八成投资者关注招募说明书和基金合同等文件,超七成投资者有考虑教育储备和养老储备,都体现了基民投资理念更加科学化的特点。近九成投资者关注碳中和、公募REITs、养老目标基金、科创板主题基金等投资热点,也说明基民们越来越“潮”。
长期持有不频繁交易
在购买公募基金时,大部分投资者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当“自己发现某只基金表现非常好”时购买公募基金的比例高达66.7%。值得注意的是,购买公募基金时机最高比例(66.8%)的情形为“大盘正下跌,有抄底机会”,而“大盘正上涨,看好市场情形”的比例为44.5%。由此可见,个人投资者更多倾向于在具有一定风险的行情中冒险寻找投资机遇。
购买基金之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重视长期收益,不频繁交易。数据显示,“一般不查看账户盈亏”的比例为23.2%,“偶尔查看账户盈亏”的比例为40.1%。此外,还有25.1%的投资者虽然“频繁查看账户盈亏情况但不频繁交易”。仅有11.5%的投资者“频繁查看账户并进行交易操作”。
机构投资者更加谨慎
调查数据显示,机构对投资公募基金的期望收益较为理性。65.0%的机构投资公募基金的期望收益为“产生一定的收益,可以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19.5%的机构的期望收益为“尽可能保证本金安全,不在乎收益率比较低”。只有少数机构更倾向于风险偏好型。
总体来看,机构投资者多数认可收益与风险匹配,与个人投资者主观意愿调查数据相比,机构投资者更加谨慎,选择“尽可能保证本金安全,不在乎收益率比较低”和“产生一定的收益,可以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的比例都高于个人投资者。
六成机构考核周期不超一年
对于公募基金管理人的评价考核周期,超六成机构不超一年,考核周期在3个月、6个月和1年的占比分别为5.6%、20.4%和35.3%。
对于投资的公募基金的评价考核周期,近七成机构也不超一年。
由此可见,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文化,不仅仅是个人投资者的事,机构也需要加把劲。
(文中图片来源:均为《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
编辑:徐效鸿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vrvkongtiao.com/gupiao/11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