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庞华玮
编 辑丨包芳鸣
图 源丨图虫
首批40只个人养老金基金来了。
据21世经济报道记者根据证监会网站公告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1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涉及23家基金公司的40只产品,其中“稳健”产品占比近半。
作为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开闸之后的高质量试点,目前各家基金公司旗下最多不超过2只产品入围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它们选择了哪类养老FOF产品,选择标准是什么?首批40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历史业绩如何?基金公司发展个人养老金基金的痛点和难点是什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养老金基金后续或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一位大型基金公司负责养老金业务的高层人士表示,因为监管部门希望个人养老金业务稳步推进,所以试点阶段,每家基金公司最多两只养老FOF基金入围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
“据了解目前公告的个人养老金基金是试点,后面正式展业将是统一开闸,满足要求的产品都能上,不会再有每家基金公司两只的限制。”一位基金公司养老金部门总监表示。
此外,目前公告的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只限于养老FOF一个品种,但未来其他类型基金也有望纳入。业内认为,只要符合养老金政策的公募基金,比如二级债基等,未来都有望成为个人养老金基金。
首批40只基金入围:业绩是关键
证监会网站显示,11月11日,23家基金公司发布了针对个人养老金单独设置Y类份额基金的公告。
截至记者发稿时,首批40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名录公布,涉及23家基金公司,包括易方达基金、中欧基金、汇添富基金、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招商基金、银华基金、天弘基金、鹏华基金、南方基金、民生加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建信基金、华商基金、华安基金、万家基金、富国基金、大成基金、中银基金等。
每家基金公司旗下最多不超过2只产品入围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这些入围产品都设立个人养老金专属“Y份额”。
以博时颐泽平衡养老三年FOF为例,增加Y 类基金份额后,原基金份额转为A类基金份额。
投资者申购Y类基金份额,管理费和托管费将享有五折的费率优惠,不收取销售服务费。具体来说,管理费率(年费率)为0.30%,托管费率(年费率)为0.05%。其余与A类基金份额运作一样。
Y 类基金份额为针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设立的单独的基金份额类别,投资人将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购买 Y 类基金份额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根据个人养老金账户要求,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相关资金及资产将封闭运行,其基金份额申购赎回等款项将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内流转。
自2018年8月首批养老目标基金核准以来,我国的养老FOF数量稳步增加,规模持续扩大。
规模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养老FOF规模为945亿元。数量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养老FOF共188只(A/C类合并为一只计算)。
根据11月4日证监会发布的《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第十条的要求,目前拟纳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的产品须为最近4 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 5000 万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规模不低于 2 亿元的养老目标基金。
天相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 9 月 30 日,共计有 137 只基金满足规模要求,45 家管理人有符合个人养老金投资要求的在管产品,其中,基金产品管理数量最高的是华夏基金(9 只) , 基金产品管理规模最大的是交银施罗德基金 。
但目前仅有23家基金公司的40只产品公告设立Y 类基金份额,即成为个人养老金基金。
一位大型基金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两只入围首批个人养老基金的标准,“我们选了不同的两种类型——一只是目标风险型FOF,一只是目标日期型FOF;一只时间比较久,一只是业绩比较好。”
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人士也表示,公司有多只产品符合个人养老金基金的要求,目前入围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的是成立时间较久和业绩较好的两只基金。
总体来看,各家基金公司普遍选择了业绩较好的养老FOF作为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
大比拼:稳健产品占比近半
据记者统计,首批公告的40只个人养老金Y份额基金分为两大类:养老目标日期基金18只、养老目标风险基金22只。
在18只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中,2030是3只、2035是5只、2040是4只、2043是1只、2045是2只、2050是3只。
在22只养老目标风险基金中,稳健养老FOF(权益资产0-30%)是18只;平衡养老三年持有期(权益资产30%-60%)是4只。
总体来看,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中,“稳健养老FOF”的数量最多,达18只,占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总数40只的45%。
值得一提的是,“稳健养老FOF”基金在养老产品中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最低,仅0-30%(注:各基金选择比例不同),波动较低,收益也较低,对应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人。
简单来说,目前推出的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中,基金公司更倾向于推荐风险较小,波动较低,同时锁定期较短,一般为一年锁定期的产品。
那么,基金公司特别重视的“稳健”产品表现如何?
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中有18只“稳健养老FOF”,其中11只成立年限为3年多。由于市场上最早一只养老FOF基金成立于2018年9月,迄今也仅4年2个月,也就是说此次基金公司推荐的“稳健”产品大多选择了成立时间最长的一批有3年以上中期业绩的产品。
从中期业绩来看,表现最好的是招商和悦稳健养老一年,年化收益7.35%(注:收益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下同)(成立3.55年,总收益27.59%)。
紧随其后的是中银安康稳健养老一年,年化收益5.44%(成立3.52年,总收益19.74%);广发稳健养老目标一年,年化收益5.34%(成立3.88年,总收益21.65%);建信优享稳健养老一年,年化收益5.02%(成立3.78年,总收益19.7%)。
另外,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中有7只“稳健”产品成立时间少于3年,其中6只在1.3年以内,它们总收益基本在0上下浮动。如果考虑到近一年A股出现较大回调,大部分配置了权益资产的基金都是负收益,那么仅就短期业绩来看,这批基金的表现已是相当好了。
个人养老金基金有4只“平衡养老FOF”产品,表现最好的两只是:万家平衡养老三年(FOF),年化收益5.55%(成立3.56年,总收益20.46%);博时颐泽平衡养老三年,年化收益5.14%(成立3.21年,总收益16.77%)。
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中,有18只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总体来看,业绩都不错。
其中,截至2022年9月30日(下同),有5只基金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华夏养老2045三年A为12.73%(成立3.59年,总收益51.77%),嘉实养老2050五年(成立3.55年,总收益49.69%),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A(成立4.09年,总收益53.11%),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A(成立3.51年,总收益40.38%),嘉实养老2030三年(成立3.27年,总收益36.74%)。
当然,由于养老FOF基金的成立时间不同,它们各自经历了不同市场周期,此外,风险定位不同也造成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不同,收益也不同,因此并不能仅凭收益高低来简单评价首批养老金基金的优劣。
痛点难点
基金公司在个人养老金基金的发展上,也面对着许多难题。
一位大型基金公司负责养老金业务的高层则坦言,目前个人养老金发展最大的问题在于,“负债端跟资产端之间的久期不匹配”。
他解释,“假设你每年不允许个人养老金基金亏损,个人养老金基金配置的权益资产比例就比较低,导致最终长期的均值回报率就会比较低,逻辑上这样的投资是愧对了个人养老金20-30年的负债久期。”
上述基金公司高层人士指出,个人养老金面对的最大难点和痛点,其实也是年金经历过的问题。
我国养老金保险体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由企事业单位发起的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则为居民个人自愿购买的、由商业机构提供的个人养老金。
上述基金公司高层人士表示,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年金投资一般要求当年不亏损,这使得受托机构投资时配置的权益资产比较低,比如以前只有10%左右的权益资产,虽然当年不亏损,但拉长时间来看,年金长期的均值回报率相对比较低。
“其实大家对年金遇到的这个问题都很纠结。”上述基金公司高层人士说,养老金的投资时间,30岁的人有30年,40岁的人有20年,养老金长达20-30年的久期负债,本质上养老金应该权益仓位更高一些,比如权益仓位接近50%,事实上海外养老金一般都会配置较高的权益仓位,长期投资均值回报率才会更高。
上述基金公司高层人士认为目前养老金投资的最大问题在于,“因为投资人觉得养老金产品每年都不能亏损”,他指出投资人的认知需要改变,“如果不改变这种观念,养老金长期的回报率不会很高。”
他指出,个人养老金投资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慎重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和有实力基金公司产品的前提下,养老金可选择投资较长锁定期产品,如5年或10年的锁定期的产品,即使是投资开放式基金,投资人也应该长期持有;二是选择的养老金产品跟年龄有关,年轻人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应该配置权益仓位比较高,允许当年亏损,但是接近六十岁退休年龄时,权益仓位就应比较低,资产更多配置固收产品,当期避免亏损。
一位基金公司养老金部门的投资总监表示,个人养老金基金发展应加大税优政策力度,以及养老投教宣传,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养老投资的理念。
广发基金也认为,养老FOF发展难点或痛点还是在于如何让更多投资者认识到养老FOF在养老投资理财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并逐步认可和接受这一类相对来说还比较新的产品形态。
广发基金指出,关键在于相关各方要形成养老投资的投教合力,让养老FOF在国民养老事业中真正发挥作用并受到认可。一方面,要加强投资者的服务与沟通,正确引导投资者对合理收益与风险水平的认知,帮助投资者树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养老FOF等的宣传力度,针对当前国内投资者普遍养老金融储备意识不足,专业认知有限的情况下,加强养老金融宣传力度,唤醒民众的养老投资意识。
E N D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罗新雨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vrvkongtiao.com/licai/11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