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收官,“震荡分化”成为2021年以来的市场主旋律,公募基金业绩随之分化较大。当前基金经理年底排名战也迎来“决战时刻”,谁能笑道最后?2022年要买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围观。
01、收益TOP1的基金持仓了啥?
今年(前11个月)基金经理收益排行出炉。根据万得基金经理指数的数据显示,2021年年初至今(截至2021年11月30日),偏股型基金经理共有1477位,平均收益为10.7%,跑赢沪深300(-7.05%)。其中有1160位基金经理实现正收益,占比78.53%。
年初至今,基金经理最高收益105.24%,最低-22.38%,收益率差距较大。
收益TOP10的基金经理看,收益最高的为崔宸龙,年初至今取得105.24%收益,其在管5只共计233.75亿元基金,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实现收益翻倍的基金经理;
其余9名基金经理取得约75%-86%的较高收益,管理基金规模最小的为束金伟,仅为23.71亿元。
分析基金经理的持仓看,崔宸龙领跑,2021年因其“ALL IN新能源”获得较高收益而被市场数熟知。
从崔宸龙管理的5只基金,其中前海开源新经济A、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年初至今实现122.55%、117.67%的回报,也是2021年“唯二”“翻倍基”。
翻看这两只翻倍基持仓,以新能源权重股为主,重仓光伏、锂电池产业链以及电力股。
前海开源新经济A基金(规模63.08亿元)持仓看,崔宸龙在2020年就重仓亿纬锂能,2021年该股大涨超75%;
2021年调仓记录看,崔宸龙在二季度对整体的持仓结构大调整,前四大重仓股换了一遍,侧重配置锂电池产业链和储能,前四大重仓股亿纬锂能、法拉电子、比亚迪、宁德时代,该四大重仓股2021年分别收涨超75%、140%、57%、91%。
该基金前10大重仓股中,法拉电子、东方日升、中科电气持仓均进入个股前10大股东之列。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规模166.29亿元)持仓看,除了重仓A股新能源龙头,也分仓布局了新能源港股。
调仓时间点看,二季度开始大规模建仓港股市场的绿电股,其中华润电力、比亚迪股份、华能国际、中广核新能源、新天绿色电源在三季度均贡献了较高的涨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崔宸龙的“独门股”东方日升(300118.SZ)在四季度表现强劲。目前崔宸龙管理的两只基金,分列东方日升第三、第四大流通股东。截至11月30日,东方日升股价四季度以来的累计涨幅约80%。
综合持仓分析看,崔宸龙全面拥抱光伏、锂电池龙头,2021年新能源持续火热大涨是其取得高收益的制胜法宝。
对于重仓新能源,崔宸龙表示道,一直看好新能源板块的投资机会,上任基金经理以后立即着手调仓,将大部分仓位转换到了新能源领域,选对了方向相当于事半功倍。
需要注意的是,像崔宸龙这样单纯押注赛道的基金经理,能否持续跑出业绩还需持续观察。另外,其还是一位基金经理从业只有1年多的新锐基金经理,从业时间较短,能否像老派的基金经理那样,经受牛熊周期的洗礼,还需要边走边看。
02、明星基金经理们还好吗?
一般而言,在资产管理行业,“吨位决定其地位”。目前,头部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越来越大,百亿基金经理数量也与日俱增。按管理规模排名来看,截至今年11月末,管理规模超500亿元的基金经理共有9位,合计管理规模7071亿元。其中老牌明星基金经理刘格菘、葛兰、刘彦春、张坤等赫然在列,张坤稳坐一哥宝座。
不过,在今年市场大振荡,结构性行情明显的背景下,“大块头”基金的业绩明显不如规模较小、风格灵活的基金。统计后发现,9位管理规模超500亿的基金经理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0.2%,且5位取得正收益的基金经理平均收益率仅为3.6%。明星基金经理们的表现不免令人失望。
张坤:时势不利却不改风格
易方达张坤以管理4只基金规模达到1057.48亿位列行业首位,管理规模较二季度末减少约287.3亿元。整体来看,今年一至三季度,张坤的管理规模分别为1331.09亿元、1344.78亿元、1057.48亿元。
张坤管理的QDII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今年以来跌超11%,同类排名1392/1534,几乎垫底。该只基金今年一季报时“踩雷”在线教育,二三季度进行调仓后,目前十大重仓股仍以日常消费(多为白酒)和金融为主。基金三季报显示,张坤减仓了泸州老窖、茅台和洋河,加仓了五粮液以及乳业股龙头伊利股份。整体看,他对消费股依旧看好。
随着近期消费板块的逐步回暖,该只基金的跌幅也有所收窄。另外,其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和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混合也都表现不佳, 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分别为-27%和-8.62%。 其中,易方达亚洲精选加仓了银行股,如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另外腾讯控股、美团等中概股也在列。而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混合则仍以白酒和银行为主。
但拉长周期来看,张坤虽然近1年来回报率为负,但近2年和近3年的回报分别高达67.32%和142.69%。
时势造英雄,但英雄也可能随时跌落神坛。面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市场,既有投资者表示“脱粉”,也有投资者认为,张坤长期以来的业绩表现已经证明了他的优秀,“现在要给他更多的机会”。
刘彦春:继续豪赌“喝酒吃药”行情
另一位“大神”级的基金经理—景顺长城基金的刘彦春,其基金管理规模曾在今年一季度破千亿,成为继张坤之后的又一位千亿权益类基金经理。但截至三季报末,刘彦春的管理规模也出现下滑,由二季度末的1163.01亿元降为1029.15亿元。
目前刘彦春在管产品共6只,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景顺长城绩优成长混合、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的“缩水”程度较大,最新规模较二季度分别减少41.31亿元、39.66亿元。对于基金规模的缩小,有研究人士表示,或与其相关产品的年内业绩表现不佳有关。
查看基金三季报发现,景顺长城绩优成长混合的布局以日常消费和医药为主,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中国中免、迈瑞医疗和五粮液等。而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的持仓也类似,前三大重仓股分别为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和中国中免。
过去两年,刘彦春所管基金在同类业绩排名中均处于靠前位置,但在今年A股风格快速切换中,继续豪赌“喝酒吃药”行情的他在管6只基金今年以来、近3个月、近1个月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4.99%、5.53%和-0.09%。
葛兰:多赛道出击,投资把握能力待考
紧随其后的是“医药女神”葛兰,截至三季度末,葛兰在管公募基金规模增长121.47亿元至970.01亿元,逼近“千亿”大关。细数旗下5只基金可以发现,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其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和中欧医疗创新,二者规模分别增长129.42亿元和21.78亿元。
不过,从业绩表现来看,虽然她管理的中欧明睿新起点今年以来的回报率超22%,同类排名308/1534,但是其他四只产品的收益相对一般。明睿新起点定位聚焦“科技+医药+消费”三大赛道,除了医药细分赛道龙头,葛兰还重仓了新能源、半导体和食品饮料等行业龙头。但该只基金的回撤较市场平均高,今年以来最大回撤为28.2%。
葛兰的代表基金中欧医疗健康是其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今年以来在医药板块经历回调的背景下,该基金收益率为-0.46%。相比赵蓓,因为其在管基金规模较大,大市值龙头高位调整,再加上小市值个别牛股贡献有限,因此基金表现一般。
葛兰三季度十大重仓股看:第一名重仓药明康德,还持有爱尔眼科、凯莱英、通策医疗、美迪西、智飞生物、迈瑞医疗等热门医药股,其中凯莱英近三个月反弹45.46%,收益较高。
刘格菘:拥抱科技赛道,扭亏为盈
广发基金刘格菘偏爱科技行业,基金管理规模从二季末的821.32亿元下滑至776.75亿元,旗下6只基金在近期实现了收益回本。而由于科技股历来波动较大,其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A今年以来最大回撤超26%,不过10月份以来该只基金上涨了7.26%,改变了前三个季度的跌势。截至12月1日,刘格菘在管的6只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5.31%。
三季度重仓股看:刘格菘重仓了隆基股份、亿纬锂能、阳光电源等热门光伏、电池个股,其中亿纬锂能近三个月大涨55.12%,收益贡献较大。
03、2022年怎么看?
明年看好哪些行业方向?
多位基金经理持续看好新能源投资机会,关注科技、消费板块:
银华基金李晓星:展望2022年,随着疫情逐渐步入尾声,及稳增长、稳消费举措推出,必选消费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明年逐渐乐观,对2022年的判断是消费优于科技。
嘉实基金吴越:明年消费股或将有比较大的结构性行情,尤其是必选消费,可能会出现一轮主升浪。消费行业有望进入到需求边际改善、业绩重回上行通道的新环境中。
恒越基金赵小燕:未来2-3个季度,市场主线或仍在碳减排链条上的成长板块。消费、医药等核心资产领域在估值压力充分释放后,部分具备“护城河”的优质公司也是逢低布局的方向。
南方基金李振兴:看好两个方向:其一是基本面快速成长,符合时代背景要求的新兴成长股,重点关注碳中和相关行业;其二是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稳健型优质个股,包括医药、消费等优质细分龙头。
广发基金吴远怡:新能源革命带来的是历史性投资机会,更看好新能源板块的后市表现。
中信保诚孙浩中:明年比较关注新能源、芯片这种高景气赛道,同时关注中游制造板块。
景顺长城杨锐文:今年的疯狂轮动对大规模的基金经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持仓也受到风格的影响和冲击。投资不时就会面临“四面楚歌”的状态,会坚持自己,只能紧盯着行业趋势,准确把握企业的基本面的锚,才能面对惊涛骇浪而岿然不动。
拥抱代表未来趋势的新兴产业,伴随时代的发展才能确保投资过程中不被估值反噬,从而赚取利润增长的钱。中华之崛起,不可能离开科技崛起,A股未来大概率也会这样演绎。
后市如何布局和持仓?
基金经理表达了“追求大级别的产业趋势去投资”的布局逻辑,持续加仓高景气度板块:
嘉实基金姚志鹏: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追着大级别时代的产业趋势去做投资。持续看好能源变革下产业链优质企业的投资机会。
农银汇理基金赵诣:未来整体投资布局上,更加关注有“增量”的方向:一个是技术进步带来的需求提升方向,包括新能源和5G应用;另一个是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定调下的国产替代、补短板方向,尤其是以航空发动机、半导体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中信保诚孙浩中:关于后市的布局和脉络,首先去寻找景气度比较好、未来产业格局会变好的标的,同时还关注相对来说估值比较低的中游制造板块。
金鹰基金杨刚:从投资布局的角度,建议在重点关注新能源科技领域的同时,新增资金可考虑增配大众消费品,来达到均衡配置的目的。
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刊载内容部分引用自持牌机构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vrvkongtiao.com/licai/5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