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投资行业100位顶级投资人评选结果出炉,该人物评选由清科集团旗下,中国创业与投资第一门户投资界发起,最终评选出100位投资业绩卓越,同时对于中国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行业作出巨大推动作用的杰出投资人,简称《投资界100》。
投资界从中挑选了10位天使投资人,他们主张投人,却也是中国最敏锐的趋势判断者;他们信赖感觉,提起行业发展却始终如数家珍。或许他们投出的某些项目也曾颗粒无收,甚至血本无归,但在大机遇面前,他们往往能挑中那些被时代选中的人,投出了如今的腾讯、滴滴、58同城、聚美优品以及更多的独角兽与上市公司。无疑,他们是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天使投资人。
刘晓松:投资腾讯回报率高达千倍, 投资者要“尊重创业者的选择”
投资案例:腾讯、映客
【经典案例】
投资腾讯,让刘晓松一战成名。几年前曾有评论说,“他投资腾讯的回报据说达到了2000倍。”
关于当年投资腾讯,刘晓松透露,当年马化腾初创业时非常穷,只能两眼一抹黑去找投资。曾李青与刘晓松关系较好,便找他来投资。决定做腾讯的天使投资人有两点原因:一是在丁磊的极力推荐下,刘晓松与马化腾结识了,他自己也认为马值得信任;二是腾讯后台的数据特别好,给他留下很好的印象。在早期与腾讯签订的合同中,他的持股比例为20%。
刘晓松的另一个身份是“A8音乐平台”创始人,中国数字音乐行业领军人物,但这位创业老兵对于投资的热情依然未改。2012年,他成立了天使投资机构“青松基金”,专注于投资早期项目,2016年最火爆的直播平台“映客”,就是刘晓松的手笔。他认为如今的天使投资越来越系统、规模越来越大,除了具有孵化的色彩,还具有资源互补的特点。
【投资逻辑】
作为一个独具慧眼的天使投资人,刘晓松对自己成功经验的总结却是“钱投进去了以后,不要太想回报”。在他看来,创业者和投资者是两个世界,一定要去尊重创业者的选择,以鼓励他为主。“我会定期跟他们做交流,因为不同的人需要的东西不一样,创业者通常都特别自负,所以这个时候你告诉他一个很具体的方法,他比较抵触,但是你可能告诉他一条路,让他自己去找更好的这种模式。”
王刚:投资不能贪便宜,投滴滴赚几千倍
投资案例:滴滴、典典养车
【投资风格】
曾有创业者这样评价王刚,“在遇到最难处理、迷茫和需要外力的状况时候,只需要给他打一个电话,几十秒钟说清状况,交流一两句,一个清晰、明确、可执行的方案就从电话那头传过来,于是只需要做就行了,剩下的刚哥会搞定。”
王刚曾在阿里巴巴任职超十年,主管B2B北京大区、支付宝商户事业部和集团的组织发展,2012年离开阿里,滴滴是在他离开阿里后孵化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去年12月,王刚曾向投资界透露,当年他给滴滴投资了几十万,回报已超5000倍。今年6月,滴滴宣布完成新一轮45亿美元融资,估值超250亿美金,这也意味着王刚几年前的这笔投资未来回报将超万倍。他曾在公开演讲中提到,滴滴靠BD(商务拓展)起家,逐步提升产品,第三步强化运营,后来高度关注核心技术,到专注打造大数据的运维能力,最后靠的是公司的先进文化和体制以持续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赢得持续的竞争力。
【投资逻辑】
他曾总结过往投资经验,得出三条投资反思:
第一,投资会因为投资“事”忽略“人”而失败。王刚曾一度认为移动互联网在企业办公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觉得风口到了,很兴奋地和一个CEO聊,“这个CEO把我聊High了,我觉得这是个好事儿,就开始投资了。”然而这笔投资却非常失败,因为忽略了“人是否强大”这一关键因素。
第二,投资会因为“人”和“事”的错配而失败。王刚曾经找过一个阿里巴巴的高级经理来做一个叫做“圈圈”的C2C项目,然而这个高级经理本身是带有B2B的基因,是销售的基因,于是,生生地把一个C2C项目做成了B2C的项目。
第三,不能贪便宜。凡是可投可不投,却因为便宜而投的基本失败。
王刚曾介绍说,他投资项目的判断标准基本上就是看人,看人则主要看他的领导能力,看他够不够聪明、够不够正直,如果还有一点商业感觉就更好了,但核心还是要看他能够带多大的队伍,多么牛的人跟他一起混。“企业的发展,还是CEO的格局和领导力决定的,CEO只有建立与时俱进的文化和机制,才能赢得长跑,因行业模式而带来的护城河可以给你5-10年时间,如果你不具备领导力,总有一天护城河还会被打破。”
2015下半年以来,创投圈渐冷,去年12月在接受投资界采访时,王刚曾表示,冬天实际上是买东西的时机,而不是卖东西的时机。而冬天也会让CEO全力以赴地考虑商业化的问题,更加接近商业本质。在今年5月真格基金的分享会上,王刚也提到,“创业公司为了活下去我建议首先要节省每一分钱,因为你账上的钱可能是在你盈利以前所拥有的最后的资金,如果你的数据不够良性,果断裁员和淘汰,优柔寡断会害死你整个团队,账户的钱要足够公司活12个月,最好是18个月。全面去开源,抓营收,以前认为没必要收的会员费、交易费、服务费都可以根据公司的业务性质去尝试,通过收钱去验证你自己的商业模式。”
龚虹嘉:偏爱冷门,一个项目赚了上万倍
投资案例:海康威视
【投资风格】
龚虹嘉曾说,有人把做天使投资的定义成“三个F”:创业者的家人(Family),创业者的朋友(Friends),比较傻(Fools)的人。我想了想,被我投资的基本上都是朋友,我是从投朋友开始成为天使投资人的。
2001 年11 月,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龚虹嘉出资245万元,持股49%。而经过15年,这笔投资给龚虹嘉带来了超万倍的回报。而龚虹嘉投资之初的想法也不过是帮助曾经的校友、同学实现创业的梦想。
【投资逻辑】
有人评价龚虹嘉是最特立独行、非主流的“土八路投资人”,偏爱投资“冷门”项目和背景“平凡”的管理人。别人不想做、不愿做、不敢做的东西,才可以去做,是他著名的三不原则。他不喜欢凑热闹,所投的项目往往在当年都不被外界看好,甚至一度被称作是荒唐,但显然,这些所谓“荒唐”的项目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我投资的企业家一般都没有特别优秀的背景,但他们都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激情、有梦想、够坚持,同时他们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深厚的沉淀和积累。”在龚虹嘉看来,真正做过公司,很有经验的,往往创造不了太大的奇迹,真正能创造奇迹的往往是那些此前没创立过公司的人。
徐小平:给一个做煎饼的投资千万,投资就凭“头脑发热”?!
投资案例:聚美优品、51talk、世纪佳缘
投资界要是评选“网红榜”,冠军非徐小平老师莫属。极富娱乐精神的徐小平不仅号召“创业者都应该成为网红”,还不时在电视节目煽情落泪,更凭借投资papi酱、95后少女的神奇百货一次次擦了风口浪尖的边儿。
【投资风格】
去年,一个名叫“食好运煎饼3D打印”的项目获得了徐小平上千万投资,据说就是因为他特别爱吃煎饼。对,徐小平的投资风格就是任性!如果一个项目半小时内还没让他头脑发热,绝对不会得到他的青睐。
蔡文胜曾如此评价徐小平:他要找的创业者更多的是激情澎湃,说得重一点就比较懂得“忽悠”,所以最好能够跟徐小平老师讲理想、谈梦想,包括甚至谈到中国的未来,这些都符合他的口味。其实不意外,徐小平在新东方的时候就是“情怀”担当,天使投资人只不过是他青年导师角色的延续。
【经典案例】
作为正儿八经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老师还是很有“干货”的。2014年,聚美优品上市,徐小平当初投资的几十万美元在短短4年间翻了近千倍,账面收益近3亿美元,也是他迄今为止回报最高的投资。
【投资逻辑】
对于投资逻辑,他的说法是“天使投资的秘诀在于人脉资源。投人,投人,投人!而不是投事、投模式、投方向。因为早期创业一定需要经过无数试错和调整,只要创始人强大、团队战斗力强,就能走过暴风骤雨,抵达胜利的彼岸。”
他还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天使投资的本质是什么?高风险,高回报。几十个项目全失败了都不要紧,只要有一个成功就能赚回很多倍。不要算这个项目失败了、那个项目失败了,而要算:十个项目,哪个赢了。
蔡文胜:偏爱草根的草根,大趋势下的掘金者
投资案例:美图秀秀、暴风科技、58同城、欣欣旅游、飞博共创、淘淘谷、飞鱼科技
【投资风格】
有人曾这样评价蔡文胜,“未见到老蔡的时候觉得会是个匪气很重的人,其实发现正相反。老蔡给我感觉是个非常典型的福建人,温文尔雅,喜欢喝茶、安静。”
在投资圈里,他常被标签为“偏爱草根的草根”,投资的飞博共创的创始人尹光旭大学没毕业,美图秀秀的创始人吴欣鸿仅有高中文凭。“喜欢草根和千万用户,有用户就有一切。”这是蔡文胜的名言。
他的另一个投资风格是往往在最短的时间把钱打给创业者。早年把91助手卖给网龙自己也因此加盟网龙的熊俊,曾在2009年年底的一个晚上和蔡胜吃了一顿饭。隔天早上,他便收到了蔡文胜的短信:钱已打到卡上,请查收。而彼时,只是有人曾问过熊俊要不要出来做点什么,他连自己做什么还没想清楚。对冷笑话精选的运营公司飞博互动,蔡文胜也是如此。后来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蔡文胜也说,早年自己拿投资的时候曾经等过大半年,现在既然自己能做决定,就尽快把钱打给创业者。
【投资逻辑】
在过去的一年中,他给过创业者一些建议,也分享过自己的投资心得:
关于如何成为脱颖而出的企业:第一,处于新兴产业,互联网、高科技或者面向未来的生物科技;第二,业绩有连续的增长;第三,具备明星效应,现在初步简单的办法是拉明星,但是以后要拉真正有用的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
关于创业的方向与产品定位:无论什么产品都要遵循三个原则:有需求有、有优势、有利益,此外,尽量没有版权和灰色问题,竞争对手不强,政府不干涉;利用网络联盟的方式发展,形成产业链;一旦发现将来有大的机会,马上进行调整跟改变;产品的名称要容易传播,是吉祥名字,注册商标。
关于创业者如何寻找投资人:了解你要见的投资人的情况;商业计划书要有确切数据;数字真实,不要作假。
雷军:押注移动互联网和电商,只投熟人
投资案例:凡客诚品、乐淘、拉卡拉、欢聚时代、UC优视
【投资风格】
现在提起雷军,人们多半想起的是小米科技创始人,忘记了他天使投资人的身份。2007年,在将金山推上港交所的2个月后,雷军辞去了金山CEO,一门心思做起了天使投资。而在此之前,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雷军也会偶然撞上那么几笔投资。
“2004年年底,有个好朋友找联想投资融资,我去帮忙背书,我说这个很牛,很厉害,他一定能做得成。”而雷军也因此投了415万元,这个朋友就是拉卡拉的创始人孙陶然。后来,网易总编辑李学凌创立欢聚时代,雷军又以朋友的身份投资,投了400多万,借了400多万,当然,后来欢聚时代成功赴美上市,也给雷军带来了丰厚回报。他常说,天使投资有点像“六合彩”,投进去很可能血本无归。但是,也可以把天使投资看成朋友凑份子,一旦成功,带来的回报可能超一千倍。
除了只投熟人,雷军也一向被视为对趋势判断精准的人,这个理论甚至被他后来用在所成立的顺为资本上,所谓顺势而为。在他做天使投资的那几年,他所顺的势就是移动互联网、电商和互联网社区。从UC优视到多看科技,从凡客诚品到乐淘,从欢聚时代到乐讯社区,雷军一直沿着这三条主线。
【投资逻辑】
雷军常跟创业者说,在寻找天使投资时不要在大会上递方案,投资人其实都不看的。最好的方法找身边的朋友、同事、领导,找大家帮助你。这基于雷军做天使投资的三个核心逻辑:
第一,不熟不投:不是熟悉的人不投,不是熟悉的领域不投。雷军曾经提到,对于投资者来说,建立信任度是最关键的,因为彼此相信信任,才能够听得进去我意见和建议,互动起来就会容易。
第二,只投人不投项目:事情每天都会变,但优秀的人总会成功。雷军说,他的任务是寻找可以闭着眼睛投资的那些人。
第三,帮助不添乱:创业者有特别多的想法和意见,不要和创业者说,全听我的。
薛蛮子:投资李想和蔡文胜是“得意之作”,做天使讲究“老奸巨猾”
投资案例:汽车之家、265、雪球、一号外卖
【经典案例】
薛蛮子曾说过,做天使投资人的经历里面,迄今最满意的是投了两个比自己牛的人——蔡文胜和李想,一个初中毕业,一个高中毕业。当年李想只是一个21岁高中毕业的孩子,怎么知道他会是汽车之家的创始人?谁能想到初中毕业的蔡文胜,能从265起,又做起了天使投资人?
【投资逻辑】
薛蛮子常说,成功没有根本的标准,并不是说这个人长多高、说什么话就能成功的。他是怎么做到的?“这是艺术,不是科学”,薛蛮子一再强调,对天使投资的要求是阅历。年轻人的创业有热情,而投资的岁数越大、越老奸巨滑、越能跳过所有的坑、交过所有的学费,他们带来的价值是跟青春、热情一样大的。
这听着挺虚的,谈谈方法论倒是比较实在。首先是投一个非常可靠的团队,同时有一个巨大的需求,它满足了市场的痛点,痛点越大成就越大,瓶颈越大市值越大。其次就是顺势而为,看到势,对天使投资人来说就是希望能在别人没有看到的事以前做。总结起来是,第一人要靠谱;第二事要靠谱、市场大,代表未来的趋势;第三个最简单了,就是价钱不能贵,价钱一贵,本来就风险极大,价钱再贵,那赔的机会就大。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薛蛮子说的“好玩”,投资人跟创业者一起玩。玩天使投资如果简单地为了回报的话比较累,如果你不能享受这个事情,那么抱歉,你可能就玩不好。
李开复:重战略谋布局,在泛娱乐和科技领域“遍地开花”
投资案例:美图、知乎、豌豆荚,墨迹天气,米未传媒
7年前李开复离开谷歌,创立“创新工场”,从打工皇帝华丽转身成为天使投资人。“我最大的目标是培养出至少一个拥有国际品牌的公司。如果这个目标不能实现,只要我能培养出500至1000位懂得运营高科技公司的精英,也算是一项成就。”这是他做天使投资的初衷。
【投资逻辑】
对于自身的投资战略,李开复和他的团队有过深入思考。创新工场跟软银、红杉、DST等大机构相比,没有上市的经验、能量和人脉,拼的是什么?李开复认为,是对技术、产品、战略的深刻了解,对于“趋势”的判断。
在成立之初,创新工场锁定安卓作为重点投资方向,投了豌豆荚、应用汇、友盟、点心移动等;近年来又在文化娱乐、内容创业领域广撒网,甚至有评论称创新工场已成为“国内泛娱乐产业链布局最深入、最多、最完整的天使投资机构。”典型的案例有知乎、暴走漫画、SHN48,以及米未传媒等。
智能硬件、技术投资也是创新工场的一个重要方向。李开复是个典型的“技术咖”,对整个智能硬件的挖掘和投资是特别感兴趣的,包括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我们更偏向的是立即就有应用的硬件公司,无论你做一个芯片,或者是立即能用的一个产品”。目前,创新工场投资的智能硬件企业有乐视TV、Face++、美图手机等。
曾李青:投资200万净赚1个亿,投资奉行“一流团队,二流项目”
投资案例:淘米网、第七大道、北京太美、拉特兰
曾李青是跟着马化腾打江山的“腾讯五虎”之一,担任腾讯首席运营官八年。从腾讯“出走”后,曾李青创办了德迅投资,今天的曾李青已经是中国最具号召力的天使投资人之一。
【经典案例】
众多案子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淘米网和第七大道。2007年底曾李青投资了淘米网,这不是他投资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是最成功的一家,2011年6月淘米网登陆纽交所,市值3.8亿,曾李青拥有18.7%的股份。另一家公司是第七大道,投资200万,两年后以1亿人民币的高价卖给搜狐畅游,曾李青得意地说“交了两千万的个人所得税”。
【投资逻辑】
淘米网创始人汪海兵,曾经是曾李青的部下,投资淘米网可谓“一拍即合”。在外界看来,投资前腾讯员工的创业公司是曾李青的“独家秘籍”。但曾李青表示并非一开始就有意为之,而是经过一年多的投资后,忽然发现所投的大部分是“腾讯系”创业者,后来干脆把这个定为德讯投资的规则。他笑言,“当年这些人帮助老板创业,现在我也要帮助他们创业。”
从创业者到投资人的转变,让他对这两个角色都有独到的理解。曾李青认为,两者有一种很微妙的关系,需要互相信任和了解,合格的投资人都是创业者的良师益友。“如果一个投资人只听一个陌生创业者讲故事就去投,风险太大。而对于前腾讯员工和我的熟人圈子,对他们的素质和水平比较了解,这样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因此,曾李青投资基本奉行“一流团队,二流项目”的标准。
曾李青曾总结为“9种公司不能投”法则:跨行创业、能力不强、创始人不睦、沟通困难、精力分散、股东结构不合、盲目乐观、速度太慢、过早曝光,这些创业公司都是他不会投的。
【投资风格】
曾李青出手一向比较“阔绰”,他说过“虽然说我们是天使,但投的数额都挺大,从500到1000万元都有,一般概念上的天使可能就投一两百万,我们希望我们投的钱把整个商业模式都跑通。” 但近年来他以前的激进投资风格已有所缓和,开始实行分段投资,不会像以前一样一下子投进去,在谈一些项目时,他甚至要求创业团队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真金白银。
何伯权:潜身江湖的大佬,乐百氏之后再见今日投资
投资案例:7天、诺亚财富、爱康国宾
【投资风格】
“何伯权能把一盘棋下完,再重新开始新的棋局。”几年前,《第一财经周刊》采访的何伯权的友人这样说道。对于何伯权来讲,这两盘棋或许就是创业和投资。
1989年,何伯权租用了乐百氏商标,开始带领一群年轻人创造乐百氏传奇,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经典教学案例。但经营了十几年,何伯权把乐百氏卖给达能,去国外游历了一圈之后,悄然回国成立今日投资,做起了投资。关于离开乐百氏,后来何伯权再提起倒是颇为轻松,“我是一个较为随性的人。离开乐百氏时,想的就是不玩企业了,一门心思专注于家庭与自己的爱好。”
从乐百氏出走到投资,十几年的浸淫,让何伯权的投资大多围绕在消费、服务,当《中山日报》问起他为何不投资彼时最火的互联网高科技,何伯权的回应是,“投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确实是一件专业的事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计算机是我的弱项,跟别人一出生就是内行的,怎么学习也学不过别人,我是做传统行业出身,无论高科技怎么发达,传统行业必须存在,所以就做我自己能理解的东西。现在最热、最赚钱的是高科技,但不一定是最赚钱对于我来说是好的选择。”
【投资逻辑】
何伯权的随性也被他发挥到了投资上,甚至于不看可行性报告、不看商业计划书,只是听创业者讲,“主要是看人,很多时候就有一种感觉”,所谓地找到兴奋点;而另一方面是否投资一家公司还取决于自己对行业的理解,考虑自己是否可以帮助创业者。
免责声明: 文章源于会员发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vrvkongtiao.com/licai/65255.html